辉县市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要求和关于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活动工作部署,从8月份开始,辉县市民政局作为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活动成员单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指导全市行政村普遍成立红白理事会,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积极推进婚丧习俗改革,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具体做法:一、建章立制。下发了《辉县市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禁止红白事大操大办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发布了严禁在城区主要街道进行红事和丧事活动的通告。制定了禁止红白事大操大办的规定和实际操办标准,建立移风易俗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各乡镇结合实际成立了相应机构,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签订了移风易俗文明承诺书。并将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纳入了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考核评选内容。目前,全市540个行政村全部把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内容写入了《村规民约》,建立完善了红白理事会。二、宣传充分。在今日辉县、辉县电视台开辟了移风易俗专题专栏。每周1-2期大力宣传了辉县市开展移风易俗丧事简办活动好的经验和做法。要求各乡(镇)、办事处通过悬挂条幅、绘制文化墙、印制红白事通告、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大力宣传移风易俗丧事简办。赵固乡、吴村镇为了提高宣传氛围,每周两到三次用宣传车宣传移风易俗各项规定。辉县市志愿者协会还组织了移风易俗文艺宣传队到农村进行了义演。真正使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工作在农村扎好根,开好花,结好果。三、狠抓落实。活动开展以来,辉县市委、市政府把移风易俗做为一项民生工程,22个乡镇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村干部积极配合”的良好局面。城关办事处、百泉镇制定了移风易俗具体操作措施,要求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为各村第一责任人。镇党委、政府与村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以及镇政府制定的“八不准”。冀屯镇对移风移俗丧事简办工作做到逢会必讲,切实引起重视。占城镇各村红白理事会对本区域发生的红白事做到全程监督,确保不违反本乡镇红白事标准。孟庄镇南李庄村、东夏峰村,胡桥办事处南冀庄村在开展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四、强化监管。辉县市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巡视督导组对部分乡镇进行了督导,着重听取了各乡镇、办事处一把手移风易俗工作汇报,查阅了资料,实地查看了各乡镇悬挂移风易俗条幅、文化墙。责任追究组对市直和乡镇两个责任单位的两名工作人员违规办理红白事进行了处分。针对个别不遵守移风易俗规定的群众,在得知情况后,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各乡镇、办事处及时进行劝导制止。使广大群众知道移风易俗这项工作,不是没人管,而是一直在管,增加了遵守移风易俗规定的自觉性。半年来许多干部群众在办理红白事前,都主动到村红白理事会,乡镇办事处进行申报,并说明要按移风易俗规定办,遵守移风易俗规定蔚然成风。红白喜事简办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乡镇(村)领导对移风易俗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应付差事、敷衍塞责,工作不主动,甚至还有些村干部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对违规办事视而不见,不及时去制止劝阻。二是红白事礼金具有隐蔽性,不好管理。三是宣传还没有形成全覆盖,仍有死角和缝隙。尤其是城区、城乡结合部、偏远山村部分群众还不知道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个别群众违规办事还抱有侥幸心理。四是处罚不到位,目前,我市对违规办理丧事党员和群众处分还停留在警告、批评阶段,还没有起到震慑作用。 |